今天是:
您可以选择访问: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龙陵县 昌宁县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文史工作>>正文
张德辉先生与东方医院
2011-06-22 14:07  

 

 

  冲最早的医院是东方医院,腾人最早的西医是张德辉先生。提起东方医院,谈到张德辉先生,妇孺皆知,有口皆碑。他行医50年走遍千村万户,救死扶伤何止万千!  

学成归来  

张德辉(18951971),字焕然,号念翁。清朝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生于腾冲和顺。先考成琼,字树华,光绪间,捐赠山西饥,得赠七品职衔。早年居蛮允承商号转运,受惊得疾,归养30余年,明昏无定。先生习医初衷,亦为疗亲故也。先生早岁曾就读于清河义学堂、清河小学及和顺两等小学。有几年时间曾在干崖(旧城)为商店徒工。16岁考入(大理)云南省第二模范中学,两年后以品学兼优考送日本公费留学,18岁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附设留日预备科补习日语,19岁东渡日本,同时赴日的有李德和、李曰基等云南同学共41人。此为民国初年云南第一批留日学生。  

1913年到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长崎医科大学。先生留学八年,生活俭朴,潜心医学,对妇产科造诣尤深。1922年以甲等成绩毕业,为校长山田其所器重,聘为该校外科、产妇人科副手(助教),同年三月经日本国家医师实验合格,取得内务省医师允许证。此时与在日亲友张天放、寸雨洲、李致卿等甚友善,并与云南旅京学会腾冲同乡梁正中、董绍亭、尹明德、吴履谦、李宪章等书信往来密切。众亲友多劝其毕业后回国工作,先生遂毅然辞去医大职务,回归祖国。  

1923年春,张德辉先生回国后,先后在上海爱文义路5号、霞飞路238号开设东方医院,开办费承驻上海之翡翠大王族兄张德珩(宝廷)借贷。并受云南旅京、旅沪学会之委托,担任宣传革命思想的《曙滇》杂志总发行人;同时参加了研究和介绍科学及文化艺术的中华学艺社,该社总事务所设上海,各省设事务分所,美、日、德、法设有支部。总社办的《学艺》为综合性科学文艺刊物。1925年,张德辉先生偕郑心南等一行组成中华学艺社学术代表团赴日考察,随后在《学艺》发表了考察报告,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努力。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唐继尧委以张德辉上校军医,虚职以待,但张德辉先生不愿涉足军界,婉言谢绝。李根源劝其回腾为桑梓服务,张德辉遂于是年底从海上经缅甸回来。回腾后,得董友薰(南轩)等故旧筹资借贷,以九仟银元购得位于城东门外原英国领事馆旧址,经改建耗资上万元。民十六年(公元1927年)正式开业,李根源亲为题书东方医院四个大字匾额。医院设门诊部、住院部,有病床50张,此为腾冲有史以来第一家医院,亦是历史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家民办医院。不管医院名称怎么更迭,人们总是习惯地称东方医院,就是先生离世后,张云和医生独立支撑,远近前来就诊者仍络绎不绝。  

张云和,浙江奉化人,旅日华侨,毕业于日本长崎护士学校、产婆学校、进修于长崎医科大学,专攻妇产科,经考试领取妇产科医生执照。1924年在上海与张德辉先生喜结良缘(李根源为证婚人)。1926年回腾后,任妇产科医生50余年。  

济世治人  

腾冲位居丝绸古道要冲,素有翡翠城之称,商业繁盛,文化发达,中医中药并不落伍,早在明代天启年间,就建立了药王宫,它一直是医药行业的管理中枢和集会场所。而腾冲第一所西医医院,则始于东方医院的问世。特别产科一道,习歧黄者都不及之,漠然委之于乡村无识的老妇。孕妇非病而似病,又易致病。”“往昔一任自然,生死出入,恒委诸稳婆之手,其危险也何如!至于产妇之难产者,初生婴儿之异常者,因救助保育之无方,往往夭折。一岁之中,不知凡几,伤心惨目,莫此为甚。(《念翁杂记》)  

张德辉先生回腾后,倡导科学,宣传妇幼保健知识,提倡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重视孕期检查,对胎位之异常者,及时施以回转术;对各种异常之症状,施之手术,投之药物,竭尽全力,保产保婴。行医50年,挽救了千千万万妇女婴儿的生命。东方医院以妇产科闻名边腾,然而各类病人它都接纳,仍然是一所综合性医院。  

商业有坐商、行商之分,二者泾渭分明,东方医院却兼而有之,既设门诊、住院部,又当赤脚医生,这是东方医院之所以为东方医院之道也。只要一听难产或有危重病人,哪怕是深更半夜或瓢泼大雨,时间就是生命,立即出发,西至干崖(盈江旧城),南至龙陵,北至高黎贡山之下,足迹所至遍及边远村村寨寨。  

1948年秋天,界头有家农户在儿子结婚那天,母亲讲了一段他自己不知道的经历:17年前你出世的时候,我已46岁,你前头的五个都没有成活,你两天才生下地。回想你出世的时候我死去活来,幸得你舅妈请着张医生来。张医生在江边白马峡听到我这种情况,很快赶着来,我已昏迷不醒,他打了一针,人才慢慢清醒过来,又在肚子上打了一针你就顺溜溜地下地了。你奶奶听到哇!的一声,也不问是男是女,就在家堂前磕头。张医生望望房顶,只有半截茅草盖着,周围是破篱笆。张医生随便洗了手,就牵着马走了,钱也不得开过,什么也没有报答……(张孝增《张德辉先生事迹》)  

《念翁杂记》载, 六月廿九日 ,午后九时,冒大雨赴侍郎坝诊视所谓肠子脱出之产妇。十一时至目的地而产儿已生,盖早窒死腹中矣。而所谓肠子脱出者,乃脐带也。产妇已产三次,产儿皆不存。十一时半起程,一时半至家,精神疲极矣!所至之处为该村之肖五贡家。《念翁杂记》为先生疑难特异病例的笔记,先生从侍郎坝回到家已凌晨一点半,尽管十分疲倦,还是记下了这一产妇的病例。据开篇之始有民国廿一年六月起字样,此事当在1932年。就在这一年我在东方医院来到人间,30年后我的儿子在县人民医院出世,也是先生亲手接生的。我还记得小时候,一天早上砍猪草,不小心砍伤左拇指,指甲根下面只连着一层皮,流血不止,村舍四邻能找到的药都用上了,什么头发灰等等敷上又被血冲走,四、五个钟头过去了,草纸换了好几扎,一直血流不止,幸得张先生赶来,才转危为安。一周后我到六保街门诊部拆线,摸摸原来的伤口一点也不疼了。  

乡贤张天放说:焕然兄在一生的事业中,对救死扶伤方面,真正做出了忘我的为人民服务的榜样。王幼熙称赞: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乡人无不敬仰。其济世活人之心,堪为后世楷模。”“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后世楷模,先生当之无愧。  

张德辉先生关心地方教育,长期在五属联合中学、省立腾越中学自认义务教员,教授生理卫生等课;兼益群中学义务校医,董事会常务董事(李根源先生离腾后接任董事长);积极赞助李生庄先生创办腾越简易师范学校,并动员妻子张云和医生到师范义务担任英语、音乐等课程的教员。  

救民止暴  

救民止暴等弦高(注:弦高,春秋时期郑国人,市周途中,遇秦军将袭郑。弦高一面虚以周旋,一面飞报郑国,挽救了郑国遭灭顶之灾),敌破身危且郁陶。”“敌营混迹为乡邦,袒白胸襟万目张。”“日寇侵腾,地方涂炭,安危度外,助民避难。这是先贤杨寿益、刘淑九、王昭明等先生用出自肺腑的诗句对先生的美誉。一致赞扬张德辉先生在民族危亡,地方危难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与敌周旋,斗智斗勇,使地方和千万人民免遭涂炭。这种救民止暴的大仁大勇完全可以和古代爱国者弦高相媲美。  

1942年腾冲沦陷前夕,张德辉先生曾与寸雨洲校长商谈,寸说:你是学医的,不怕。我是搞政教的,非走不可。张德辉先生亦因家庭拖累,即把筹备的路费送寸离腾。是时云贵监察使李根源曾来密信,嘱与敌周旋,设法运出腾城数万驮绵纱,并探听虚实向国军提供情报。日军入城后,腾冲18练乡绅联名请先生出面维持,但张德辉先生坚持不受伪职。直到敌军扬言要焚烧和顺,寸绍春、张砺两位先生约张德辉到高花园会晤,张砺说:现在日寇要烧和顺,懂日语能与日军交涉的唯你一人,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先生只好忍辱负重,权充日军翻译。人在曹营心在汉,他曾多次将日军重要情报秘密送出,我方因而取得几次伏击敌人的胜利。在此期间,东方医院成为重要的联络点,我方情报人员就是以来看病为掩护传递消息的。  

1943年秋,日军妄图绕道西练,奇袭界头,打通腾保线。敌联队长金钢亲自带兵,倾巢出动。张德辉先生获悉,深夜请余知非秘密送情报到打苴宗堂街面交明超宇(时明任54军少将高参),明又将情报交侄儿明景山连夜送至界头归化寺面交预二师副师长洪行。洪行等在马站双山伏击日军,击伤敌酋金钢,击毙日军百余,这就是有名的双山之战。这一仗大大鼓舞了腾冲抗日军民的正气。事隔多年明超宇老人还清楚地记得送来情报上写有请特别注意骑白马者,骑白马者即日酋金钢。张德辉先生常将探到的敌情,写成字条,交族弟张德定缝在鞋底里,送给和顺乡长李德颖转交部队。和顺乡公所寸时艾,多次绕道、化妆,将张德辉先生送来的情报转送驻中和樊家营的预备二师。当张德辉先生得知日军大批军火储藏在西街徐友藩家时,叫张德定身藏几面小镜子,收买日军守库人员,将小镜子抛上屋顶, 1943 10 6 ,美机三架按照显示目标将日军军火仓库炸毁。  

腾冲光复,杨吉品等一批为虎作伥的民族败类被当众处决,万民称快。在里仁村董家的一次宴会上,二十集团军长官意向张德辉先生索五百驮绵纱。张德辉先生言:我的房子被日军焚烧,财物被洗劫,现在我仅留下医术。后经张问德县长斡旋,李根源亦由大理致电霍揆彰司令,才只好软禁三天后作罢。腾冲沦陷三年,先生入地狱而不坠地狱,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担当了莫大风险,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先生只有一个信念,只要问心无愧,千秋功罪后人总会评说。  

身陷缧绁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公治长》。三年敌营混迹,面对残暴狡诈的敌人,张德辉先生却如入无人之境,经过无数的急流险滩,终于到达彼岸。文革三年的囹圄之锢,先生却不能越雷池一步。1967年造反派夺权,张德辉先生被打成走资派勒令在家检查交待,这是先生有生以来难得的清闲,我也破天荒地有机会与先生闲聊了半天。那天先生执意留饭,晚饭时见到阔别30余年的达,知他发配到张家坡生产队。此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先生,因为不久进了清队学习班1969年,75岁高龄的老医生张德辉被以现行反革命之名投入监狱,住宅被抄,老家被封,年近70岁的张师母也被关进牛棚。全家老小11人被关押,株连亲属40余人。狱中被逼供投敌叛国杀人放火罪,张德辉先生答曰:沦陷时日军要烧和顺,是我出面劝阻,我没有杀人放火。我身在曹营心在汉,每次及时给国军送了情报。斥曰:国军也是反动派,你们是糟木头滚在一起,现在还坚持反动立场,是现行反革命。呜呼哀哉!夫复何言!狱中犯人每天要粘两百火柴盒,否则不给吃饭,不能放风。同押中的好心人,暗中帮忙,才得以完成劳动任务。每日难以进口的一钵头饭,先生大口大口地咽下肚里,别人倒了的米汤,用双手捧起来喝下。  

寒夜难明,被盖单薄,夜不成寐,思绪万千。想到50多年来相依为命,风雨同舟的老伴,晚上还有人烧洗澡水吗?想到建国十周年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激动情况;想到崚达、岫达现在他们该在那里?怎样生活?想到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此时该又有新的婴儿来到人间,值班室里谁在值班,产妇产前的检查是否还在坚持?想到解放初期腾冲医药供应时紧时缺,曾积极参与腾冲医药供应社的筹建工作,为筹措资金,多次到昆找同乡故旧王昭明,王幼熙商谈投资事宜;想到出狱的时候……黑夜毕竟太漫长了,高龄老人怎经得起这上千夜的熬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因小便受到非难,活活罚跪挨冻了一夜,从此一病不起。一生治病救人,自己病时却无人医治。正如刘明德在刘铁舟死时抚馆痛哭:铁舟啊!您一生救人,为何不能自救啊!刘是腾冲著名中医,文革中被残害致死。往日他俩一中一西,各行其道,史无前例却使他们殊途同归。一代名医,从此殒落,可胜言哉!  

先生事亲至孝,友于兄弟。积极支持长兄德生开办兴华印刷社(为腾冲首家印刷社),一应机器设备,纸张油墨,协助从上海购买。先生爱书如命,好学不倦。早在大理读书时,每月津贴三元的伙食费,尚留一元买书。30年代曾建藏书楼,有古今图书数万册,医学、文学等书籍各有专橱,仅医学杂志就上万册。很多书刊都有红笔勾画过,并有笔记摘录,放在案头以备查阅。每天除了看病、出诊(在人民医院也保持经常出诊的传统)外,就是在书桌上作笔记、查资料,手捧茶杯,眼睛看书,习以为常。阅读范围除西医书刊外,还研读中国古代医学经典《内经》、《伤寒论》等,用中医的虚、实、寒、热阴、阳、表、里的理论进行诊断和治疗。1978年家人按照张德辉先生遗愿将劫后遗存近万册图书并数十幅珍贵字画捐县图书馆。张德辉先生一生忙于医务,业余著有《念翁日记》、《医案录》等,惜大部无存。  

1980 2 22 《人民日报》以《来自美国的感谢信——今天总算拨开云雾见青天》为题的编者按语云南省腾冲县医院生张德辉,过去曾留学日本,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最近,县委给他平反昭雪。他的儿子张崚达(医学博士)从美国写信感谢党和政府。1979年腾冲县革委为张德辉先生立了墓碑,上书腾冲县第一、二届政协副主席,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辉先生之墓,缅怀先生不朽功绩。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57365com 主办

    运营维护:腾冲市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晨光文化传媒